
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0:55 点击次数:157
在一些红军题材的影视剧当中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红军战士们在战斗时用的是中正式步枪、捷克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,装备精良,火力凶猛。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导。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红军的武器都不富裕。以中央红军为例,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开始长征。当时全军共86859人,装备步马枪29153支,短枪3141支,自动枪28支,冲锋枪271支,迫击炮38门,轻机枪294挺,重机枪357挺。
这357挺重机枪,红一和红三两大主力军团各配备了102挺;红5军团配备了45挺;红8军团和红9军团各配备42挺;军委第一和第二纵队各配备12挺。由于武器不足,中央红军在长征出发前还配备了6101根梭镖和882把马刀。其中红一军团配备梭镖513根,马刀219把;红三军团没有配备梭镖,马刀有118把;红5军团配备梭镖436根,马刀130把;红8军团配备梭镖816根,马刀50把;红9军团配备梭镖1023根,马刀82把。
军委第一纵队配备梭镖36根,马刀216把;军委第二纵队配备梭镖3277根,马刀67把。长征出发前中央红军的武器尚且不足,重机枪更是仅有357挺。而且这些重机枪绝大部分还是历次反围剿中缴获过来的。时间再往前数,1929年的时候,红军的重机枪就更少得可怜了,有的师连一挺都没有。为了搞到重机枪,红军想尽了办法,但效果甚微。
展开剩余65%1929年9月的时候,红5军成立,彭德怀担任军长,兵力有好几枪,在当时来说不算少,但重机枪却连一挺也没有。不久后敌人调集重兵前来围攻,红5军由于缺乏重武器,火力不足,加上部队刚成立不久,还没有经历过恶仗的磨练,因此局面一度很被动。如果有两挺重机枪该有多好,就在彭德怀因为火力不足发愁的时候,一个名叫叶长庚的国军排长带着两挺重机枪投奔了红5军。
彭德怀得知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,亲自接见了叶长庚。叶长庚是浙江开化人,由于家里穷,为了谋生参加了国军。因为枪打得准,他被分到了机枪连。在国军中干了三年多,他被提升为排长。当时国军中纪律很差,当官的经常克扣军饷,还打骂士兵。叶长庚对此十分不满,这次他所在的部队被调到孤江边和红5军作战,叶长庚乘机带着两挺重机枪和22个弟兄一起投奔了红军。
叶长庚带来的这两挺重机枪对于火力不足的红5军来说,就是雪中送炭。彭德怀以这两挺重机枪为基础,成立了机枪大队,并派叶长庚担任大队长。在之后的战斗中,叶长庚的机枪大队多次在重要关头立功。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,叶长庚多次升迁,1932年6月的时候出任红12师师长,这个职务超过了许多同时期的开国将帅。之后叶长庚又跟随部队参加了长征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屡立战功。
抗日战场上,叶长庚多次率部和日寇血战,先后负伤十余次。当时八路军的条件很苦,加上战斗紧张,没有充足的时间休养,因此这些伤势没能痊愈。解放战争爆发后,上级考虑到叶长庚的身体状况,让他出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,主要负责剿匪工作。叶长庚派人仔细侦查,周密部署,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把匪患全部肃清。之后他多次向上级要求重返前线,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健康状况,直到1948年11月才答应了他的请求,让他担任50军副军长。
1932年6月就是师长,征战16年后才升了半级,这种情况在开国将帅当中是很少见的。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,面对叶长庚这种情况,负责军衔评定工作的罗荣桓也犯了难。以他红军时期的资历和贡献来看,应该授中将;但解放战争末期才是副军长,级别偏低,只能授少将。最终经过综合考虑,叶长庚被授予少将军衔,但却获得了极其宝贵的三枚一级勋章。要知道,在1614名开国将帅当中,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的仅有143人,而叶长庚就是其中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